自我反省
董欣業
我站在湖邊,眺望著遠方的青山,如詩、如畫;走在山前的小路,聽聞這耳邊的鳥鳴,如夢、如幻。就這樣走向群山吧,去聆聽江南山間撫琴曲的婉轉,群山的應答仿佛聽懂了內心的悲歡。放下世俗的包袱,才能感受更真切的自我。
當前的時代,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。工作已經一年有余,但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,在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時,會有力不從心不知所措的感受?;蛟S是接受到無效資訊過于繁多,就會被迫使人感受到空前的焦慮,和來自外界帶來的眾多煩惱。這樣的結果就會直接導致更多的開銷,去努力裝扮自己,喂飽了的朋友圈,看起來的體面,急于求成的心態,一夜暴富的美夢,也就自然而然的忽視掉了循序漸進的客觀規律,穩扎穩打的步步為營,更不會有細水長流來日方長。
當然,反觀自己在花花的世界之中,是否還能不為世俗羈絆。在追求高質量的生活,努力和時間不可或缺,從來都沒有捷徑攀登,有的只有時間對人眷顧。人們常說,“出淤泥而不染”是人之所向,“濯清漣而不妖”更是對工作對生活清廉的態度。
剛畢業時,太多人和我說,你還年輕未來可期。我也會想年輕是什么?是燃燒的青春?是奮斗的資本?我大可以用千百句贊美的詞句去描述當下年輕是什么,但是誰還不是從年輕一路走過來的?在過來人的眼里,無論我把青春描述的怎樣天花亂墜,始終是我的獨白略顯單薄。我仍舊是一個沒有領略完人生百態的稚氣少年。也恰恰在這個階段,因為年輕而變得氣盛,變得輕浮。在工作中,無法接受來自同事領導的批評,很難從容的接受額外的工作安排,頻繁的跳槽吐槽公司;在生活中聽不進父母長輩的意見,依舊固執己見,屢屢碰壁屢遭不幸。內心深處總會有一個聲音,“算了吧”,“就這吧”,“躺平吧”。斗志滿滿的開始卻難以維持,可笑的是三分鐘的熱度依然還在。
我無法站在制高點去評判什么是俗,什么是雅。就好比聽完音樂家的音樂,主觀的感受可能僅僅只是一首普通鋼琴曲目,但也許會駐足某位街頭藝人,去用心傾聽他的深情賣場,甚至為她動容。當然我也不能輕易去評判一個人或事物,站的角度不同,所見所想也會有差異。三人之行必有我師,與人交往也是在揚長補短,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,也能從他人身上發現自己的優點。
少一點浮躁,多一些沉穩。既然無法屏蔽外界的影響,倒不如去接受,不如磨練自己的心境。“茶有濃淡,有冷暖,亦有悲歡。用一顆世俗的心品茶,難免執著于色、香、味,則少了一份清單與質樸。茶有了萬千滋味,甚至融入了世事與情感。用一顆出離的心品茶,便可以從容地享受飛云過天、綠水無波的靜美。”適度的壓力會促進向前的動力,在職場中摸爬滾打就好比逆水行舟,但我更愿意換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工作,去學習,去生活,面對瑣碎心如明鏡,面對欲望物來則照,面對回憶物去不留。我能想象許嵩站在山水之間,雅俗共賞,一生灑脫又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