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反省
鄭佳利
那天聽廣播主持人說:“你們有沒有發現身邊有些人以前混得很好,現在卻落魄了,這些人往往是不能吃虧,凡事要計較的人?!边@讓我想到舍與得的問題,有舍有得,有取有棄,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,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。最近被華坪女校校長張桂梅事跡刷屏,這世上,鮮有教育工作者像她一樣,把生命耗到油盡燈枯,供養著一批又一批的女孩走出大山。這是無私的“舍”與至高的“得”。
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。清代,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收到家人的來信,家人和鄰居為爭一塊地而僵持不下,希望他用權利擺平鄰居。張英卻提筆寫道:“千里修書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。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”家人看完回信主動讓出三尺,鄰居見狀也讓出三尺。于是,便有了流傳百世的“六尺巷”。舍三尺,得六尺,這是先舍而后得。
人生充滿取舍,有些道理不是不懂,只是實踐困難。倒不如把過去、現在和將來串聯起來思考,過去執拗和憤懣的事,在現在看來不值一提,而在將來,則會更加通透。所以,現在過不去的坎和舍不下的事,不如站在將來的角度審視和回想,也許有不一樣的收獲。
以上為反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