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反省
何遠志
復盤上半年工作,忙碌充實且收獲良多,擷錄三五是為反省。
1、跟蹤零跑小豐收。二月,零跑股價再度回到20元附近,在跟蹤月報中果斷進言“建議集團在20-22元區間增持,5-6月有望漲到30-32元”。5月24日,港股收于34元,波段預測完美兌現。我自己的港股賬戶亦有小量買入,公私兼顧小豐收,不亦樂乎!究其根本,仍是基于對上市公司持續跟蹤的深度理解。
2、蜂巢轉型觀其行。四月,蜂巢召開了股東大會,向股東詳細介紹了收縮產能、裁員降本、研發聚焦、投資退出、強化營銷等系列舉措,部分措施已經取得一定成效。一方面,我們看到了隨著魏建軍董事長對蜂巢發展戰略的重視與回歸理性,經營情況快速好轉;另一方面,蜂巢仍存在“戰略嚴重依賴長城,而長城新能源汽車業務整偏弱”,有相當比例訂單寄希望于寶馬等出口業務等隱患。真心希望蜂巢能腳踏實地,負重前行,走出困局。
3、昔日風口馬車稀。上半年,花了許多精力做了一個“無人快餐”的項目,期間復盤曾經炙手可熱的新零售與新餐飲賽道,新餐飲雖然受到預制菜有波及,但仍是不少項目穩步發展,然而新零售則完全一地雞毛,友商機構投入近千萬,血本無歸。確實“大風起昔皆可飛,攀得鯤鵬上九宵,如附雞豚終成灰”。
4、舉步維難農商行。五月,調研了涉及后經營的地方農商行,深感中小銀行生態之艱難。一是表外資產總額竟是真實凈資產數倍,即使50%左右取得了用于抵押的固定資產處置權,但仍無法變現為生息資產;二是不良與關注級貸款占到賬面凈產的50%,每年營收近六成用于消化不良;三是息差步步走低,傳統區域農商行“地頭熟”的優勢不復存在。與銀行業朋友交流時,往往聽到一聲嘆息:“唉,銀行已經是弱勢群體了,現在勉強還能金玉其外,但也快要步房地產后塵了。”
5、地方招商也謹慎。新簽了六安高新區的投顧合作協議,第一個項目是“分析一個云存儲項目的可性行”。我們研究后,給出了“可行性存疑”的意見,但企業方并不服氣,與我們進行了一場網上辯論,晚上20:00-21:00,管委會三名主要領導網上全程聽了我們與對方的辯論,事后還對我們專業性給出了高度評價。
月有陰晴圓缺,家有柴米油鹽,認真工作,堅持鍛煉,總結老經驗,擁抱新事物,相信風雨之后必有彩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