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反省
周 靜
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”——《老子·道德經(jīng)》
在證券投資上,有時候只有掌握了投資的核心之道,才能應(yīng)對詭異多變的股市,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……
“耐心”與“紀律”的力量
大多數(shù)人都覺得自己是“長期投資者”,然而,波士頓一家研究機構(gòu)的研究反復(fù)驗證了,投資者更多時候是被情緒所驅(qū)動。
問題是,個人投資者雖然有長期投資的意愿,但最終被“貪婪”的人性驅(qū)動著去追逐去年或當下市場上的熱門資產(chǎn)。然而,這些資產(chǎn)在接下來一年甚至幾年的表現(xiàn)究竟會怎樣,又有多少投資者能克服心中的“恐懼”,伴隨著市場的波動、盈虧的跌宕,始終秉持入場時的信念而堅定持有呢?
重視“時間”的潛在價值
自本世紀以來,理論上投資者已從過去兩次大熊市中緩過神來。而回顧大盤,12年之后,投資者最終又回到了他們2007年時候的狀況。但考慮到投資者在證券市場浮沉的12年就這樣永久的過去了,似乎只剩下虛無。
回到盈虧平衡,這并不是一個投資策略。我們?nèi)胧械某踔源蠖嗍窍脍A,可假如我們在2007年時堅定入市,沒有自身的操盤體系支撐,跟隨指數(shù)上下游走,或許現(xiàn)在的入市資金依然如初。“時間”是如此的無可替代,所以,不要低估投資策略中“時間”的潛在價值,重視“時間”的機會成本。